连界启辰Family | 天兵科技:酒泉发射工位顺利通过竣工验收,箭地合练圆满完成-连界启辰

OUR NEWS

项目动态

连界启辰Family | 天兵科技:酒泉发射工位顺利通过竣工验收,箭地合练圆满完成

发布日期:2025-07-29 10:54:08

一座75米高的钢铁巨塔矗立于戈壁深处,中国商业航天自此拥有了专属的“太空之门”。

2025年7月23日,连界启辰资本母基金覆盖项目天兵科技迎来重大突破——其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专用发射工位(一期)正式通过竣工验收。作为中国首个民营液氧煤油火箭发射工位,该设施随即完成天龙三号1:1模型箭与发射设备的联合起竖合练试验,全流程验证了大型液体火箭发射能力。

该工程作为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的重点建设项目,天兵科技通过构建自主可控的发射能力体系,正在打通中国商业航天大运力发射的"最后一公里"。

戈壁铸箭:中国民营航天的“专属太空门户”

酒泉发射工位是天兵科技为天龙三号大型可回收液体运载火箭量身定制的发射系统。项目采用“三平一垂”技术路径——水平总装、水平测试、水平转运、垂直发射——历时一年完成发射导流槽、液氧/煤油库区、液氮/氦气气源库区等核心设施建设可全面满足天龙三号火箭发射需求,为我国卫星互联网“低成本、高可靠、高频次”发射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

发射支持设备高达75米,占地面积400余平方米,采用电力与液压复合驱动系统,集成载人货运电梯与高空作业平台。

发射设备按照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和平台化的思路进行设计,具有智能告警、快速响应、安全冗余和操作便捷的特点,是目前国内商业航天最大的发射支持设备之一。

本次箭地合练是对发射系统的全流程实战检验。早在2024年11月,该设备已在山东海阳完成1300吨载荷试验、模型箭接口对接等关键测试。此次完美演练,标志着中国民营航天首次掌握大型液体火箭全流程发射能力。

硬核基石:天兵科技的“大运力-低成本”技术闭环

天兵科技创立于2019年,是中国首家以中型液体火箭开局的民营航天企业。2023年4月,其天龙二号火箭在酒泉成功首飞,打破全球私营液体火箭首飞皆失利的“魔咒”。

公司当下的战略重心在于天龙三号——这款直接对标SpaceX猎鹰9号的大型液体火箭。其参数彰显雄心:直径3.8米,总长71米,起飞质量590吨,近地轨道运力达17吨。

天龙三号核心技术突破体现在三大维度:

  • 动力系统:搭载自主研制的天火十二发动机(TH-12),单台推力110吨,为国内民营最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citation:7]

  • 制造工艺:采用不锈钢3D打印发动机技术,结合液氮汽化增压等30余项创新,显著降低制造成本

  • 可复用设计:子级配备栅格舵和回收支腿,实现自主返回重复使用,为高频次发射奠定基础

这些技术使天龙三号具备单箭部署60星的“群打”能力,完美契合巨型星座组网需求。

星网时代:商业航天的战略机遇与投资逻辑

商业航天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两会更作为“新质生产力”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当前,中国卫星互联网建设已驶入“超车道”。公开发射计划显示,未来两个月将进行高强度、多基地的密集发射,数百颗卫星等待升空组网。这种背景下,低成本、高频次、高可靠的发射能力成为决胜关键。

天龙三号恰逢其时:

  • 运力优势:6.5吨级近地轨道运力可单次部署整组星网卫星

  • 成本突破:可复用设计使发射成本较现役火箭降低30%

  • 快响应保障:专用工位实现“箭到即射”,具备24小时快速周转能力

双轨竞速:国家队与商业航天的协同突围

中国航天正形成“国家队+商业军”双轨并行的发展模式。长征系列火箭保持100%成功率的同时,以天兵科技为代表的民营企业专注填补高频次、低成本发射能力缺口。

酒泉工位的竣工使天兵科技成为中国首家具备独立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射能力的商业航天企业,真正构建起“箭-站-位”一体化体系。距其工位仅数公里处,星网07A-I组卫星计划于8月初由长征火箭发射——这种“同场竞技”的场景,恰是中国航天双轨制优势的最佳注脚。

酒泉戈壁的发射塔架不仅是天兵科技的里程碑,更是中国商业航天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商用的转折点。随着星网组网进入密集发射期,这座75米高的钢铁结构将见证中国航天“国家队+商业军”双轨模式的高效协同——当长征火箭持续点亮发射时刻表,天龙三号这柄新铸的航天重剑,已在专用工位上蓄势待发。

中国卫星互联网星座的巨网正在穹顶之上徐徐展开,而在地面,一支由市场资本与技术创新共同锻造的航天新军,已为托举这张巨网做好了准备。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048541s